在中心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劳动者领到了自己的薪酬。
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一起纠纷。
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字。
武碎昌(右)向中心工作人员赠送锦旗。
工作人员每天都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调解着一起又一起的纠纷。
“还是你们厉害,办事靠谱!我讨了2个月都没要到的薪水,你们几下子就给我要到手了,真是太感谢了!”12月11日一大早,武碎昌将写有“服务热情周到 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向中心的调解员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北京中路街道辖区现有企业3380家,涉及劳动用工人数31703人,随着辖区企业的不断增加,涉及劳动人事争议纠纷的案件也在不断增多。”金凤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负责人金丽娟说。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证据收集工作,及时汇总、报送各类调解工作数据,按照“一案一档”“一网一册”方式对辖区企业进行数据录入、有效监管。“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话疗’,需要充满爱心和真情去做调解工作。”中心调解员王琦说,有时候纠纷的关键只是当事双方气不顺,调解员以独立的第三方身份,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治宣传和行为引导、心理疏导,就能促使他们互相谅解,依法依理达成纠纷解决协议。
2017年,一餐饮公司的33名员工到调解中心投诉该公司拖欠工资。中心工作人员到该公司进行调查,但公司负责人极不配合。中心工作人员根据职工工资表、考勤表、考核标准等为每个员工核算了具体的数额后,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走访调解,最终使员工们拿到了自己的薪酬。
“2015年街道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成立时,一年调解的案件只有几十起,后来大家听说我们这里工作落实快、案件调解得好,越来越多的群众找我们来解决纠纷。”王琦笑着说。2018年以来,北京中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已受理劳资纠纷案件256起,涉及498人,涉案金额1200多万元,其中成功调解121起,电话调解135起,调解率达到100%。2017年9月,这个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记者 党 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