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也说“南橘北枳”
2019-03-07 06:26:07   
2019-03-07 06:26:07    来源:宁夏日报

  去年暑假,因为女儿参赛的缘故,我通过“宁夏出行”微信平台提前购买了去银川的车票。检票登车后,发现前排已坐满,仔细核对车票,没错,票上打印得清清楚楚:3、4、5、6号,但座上确实有人!无奈,只得招呼女儿坐在中间空座上。一对父女登车后,和1号2号位子上坐着的两个年轻人理论了半天,因对方就是不让座,只得无奈地下了车。

  已经错过开车时间好几分钟了,车却没动。正纳闷呢,卖票员上车招呼:1号2号座位的人让一下,人家票买得早,你们抢着坐了,人家现在不上车,车开不了……最前排的两个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慢腾腾起身。卖票员说,票拿来我看看你们的座位号。年轻人极不耐烦:看什么,我们在后头呢!卖票员说,那我也没办法,人家票买得早么;再说,本来就要对号入座的呀。那父女俩上车后,坐在了1号和2号。挪出座位的两个年轻人满面怒容,目光锥子一般朝父女俩狠狠剜了一下,边走边嘟嘟囔囔,夹杂着脏话,嫌父女俩事多。

  我愣了一下,大为不解,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谁事情多?父女俩吗?不对,他们只是提了很正常很合理的一个要求而己,无可厚非呀!卖票员吗?也不对,她是出面请年轻人让座了,可那是职责所在呀!两个年轻人吗?可是看他们那激愤的样子,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两天后我们返程,我也是提前网络购票,同样是最前排座位。

  从银川汽车站上车后,感受了完全不同的景象。先登车的人并没有抢占前座,而是对号找座,明明前排座位空着,却仿佛已经有人坐了,视而不见,径直往后排找去。直到客车发动,始终秩序井然。难道,从首府城市银川站乘车的人和从我们那个小县城车站乘车的人不是同一地方的?纳闷之余,我仔细观察相貌、认真听取口音,确认车上清一色全是我们那个小县城的人。难道,来到首府城市,人们的素质都提高了?

  记得早些年为给妻看病坐“大轿子”来过几回银川,也是如此这般现象。同样的人,在我们小县城车站乘车就会出现抢座乱象,而到了首府城市就秩序井然。对比异常鲜明,是什么原因?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宴子使楚》,有一段话似乎能说明问题:“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某日驾车上街。跟往常一样,街上人多,且多有横穿马路的;路口处,来往的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老年代步车闯红灯也是很平常的事,街上的车喇叭声此起彼伏。在银川的两天,无论白天黑夜,大街上车流如水,喇叭声却并不稠密;横穿马路的没有,路口处也看不到闯红灯的。

  显然,这反映了两地规则意识和民众整体素质的差别。在一个整体规则意识缺失的环境中,比如遵守规则的那对父女,还要遭受无理者的谩骂。

  如此看来,通过整治,提升大环境规则意识真是势在必行。那么问题来了:谁来整治?比如在班车上,一方面,秩序需要卖票员维持。因为她是车站工作人员,是班车管理者之一。但是显然不够,不仅工作量大,且效果不见得好。你看那两个年轻人就明白,他们不服,闹不好还会横生事端。另一方面,需要全体成员共同维护。当那对父女维权时,一众乘客保持了沉默,不仅没有声援,而且连自己的权益也主动放弃。这等于是纵容。主动维护规则,才能受益于规则。面对违规者,不仅要坚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声援,同声谴责,谅不守规矩者也不至于嚣张到如此地步。

  营造井然的社会秩序,单靠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治理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监督。而营造井然的社会秩序,必然强调一个大命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内在素质是当务之急。显然,首府银川在这方面远远先进于我们所在的偏远的小县城,自然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严格的监管体制、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这里不再赘述,单讲在银川的另一见闻,我想,这是极为值得我们思考的。

  上周末,带孩子去参观宁夏科技馆和宁夏博物馆。图书馆门前广场聚满了人,老少混杂,以青少年居多,弯弯曲曲排成的长队蔚为壮观。8时整,门开,队伍开始移动入馆。直到9时,仍不断有人匆匆赶来排在队尾。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我。银川的人们崇尚读书、重视学习的风气由此可见一斑。反观我们县城新建的图书馆,不可谓不雄宏气派,可是门前广场何曾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

  再比较两城民众的素质、两地社会的风气,孰优孰劣,天壤之别。人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果,下大力气,致力于创造阅读环境,改善阅读条件,培养小孩乃至每个公民读书学习的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不守规矩者自然会消声匿迹的。

  如此,“南橘北枳”的说辞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田眸)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李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