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全媒辟谣
出售虚拟商品卖家骗买家   恶意退款买家忽悠卖家
二手交易平台上欺诈行为如此多
2024-03-27 09:24:25   来源:法治日报

  虚拟商品骗局频发

  平台介入难见成效

  上海长宁的刘女士是某二手交易平台的老用户,她经常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低价购买餐饮券、代金券等电子卡,热衷于低价购卡的她常能捡到“漏”。

  前不久,她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购物券时,发现有卖家以购物券面值八折的价格出售,觉得捡了大便宜的她立马下单。付款后,商家非但没有发送卡号和卡密,反而一直催促刘女士确认收货。

  因为和之前购买电子卡的流程不太一样,刘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立马要求卖家退款,但卖家拒绝退款。于是刘女士直接申请平台介入处理。

  据了解,该二手交易平台的客服介入需要买卖双方上传凭证,平台再根据凭证来判断双方责任。最终,平台判定卖家未发货,刘女士也拿到了退款。

  如果说刘女士遇到的是电子卡骗局中较为普遍的骗局,那么广东广州的小溪则遇到了“升级版”骗局。

  小溪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浏览电子卡时,点进搜索界面排名第一的卖家下单,价格十分便宜,卖家称这些卡来源于公司内部,不方便在平台直接展示下单,购买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步骤,“商家当时给我打来视频电话称,需要我在第三方购物平台购买一家超市的购物卡,拍下后再给我发电子卡的卡密”。

  小溪按照卖家的步骤拍下超市卡,此时卖家又发给小溪一个二维码,请小溪扫码看卡密。等到小溪扫码发现无法使用卡密,而之前购买的超市卡在页面上显示已被使用。小溪立即联系二手交易平台的客服,但客服以未在平台交易为由拒绝了小溪的投诉和举报。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以关键词“电子卡”搜索发现,电子卡诈骗套路层出不穷,有的是卖家让买家购买超市卡,有的是让买家购买充值卡,但都是骗子引诱买家转到第三方平台下单,通过登录买家账号的方式来转移其所购卡里的费用。

  电子卡骗局不仅仅会使买家上当,卖家同样也会上当。家住广东佛山的李女士前不久就遭遇了电子卡被买家骗走的事。

  李女士有一张用不到的电子卡,于是挂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打算卖掉,但由于不熟悉平台机制,在买家拍下之后,她当即把卡号和卡密发给了对方,“我当时还好奇为什么钱款迟迟不到账,就赶紧联系买家,发现买家已注销账号”。

  李女士认为,平台应该提示卖家,对方拍下但未付款,而不是用模糊的字眼让用户无法判断。后来,她联系了平台的客服,但客服认为李女士是自愿将卡密发给对方的,责任在她本人。

  目前,李女士仍然在跟客服协商,希望平台可以给自己一个说法。

  买家恶意退换商品

  卖家申诉维权无果

  除了电子卡交易骗局外,商品被恶意退换是二手交易平台上的又一大“坑”。

  河南信阳的瑶雯去年5月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架了一支口红,没想到刚发布就有人拍下了商品。“我仔细给对方拍了商品的内外包装还有口红的细节图,想让对方放心,没想到被恶意退货,并且退回来的是另一款口红。”瑶雯说。

  原来,买家收货时以口红破损为由拒收了商品,平台根据买家上传的凭证允许买家拒收货物。于是,瑶雯赶紧联系平台客服,上传了口红型号不一致的凭证,但是客服以买家拒收了商品判定买家没有责任,瑶雯的申诉遭到平台拒绝。

  买家拒收口红以后订单自动关闭,无法通过平台内“小法庭”进一步处理。

  瑶雯口中的“小法庭”是该二手交易平台为买卖双方设置的纠纷处理机制,双方上传凭证来由其他用户裁定。“小法庭”作为给买卖双方裁决的主要方式,平台将案件的判断权交到了系统随机翻牌的数位评审员手中,由评审员为买卖双方投票,谁能率先获得9票支持,就能在这场纠纷中胜出,败者则为信任“破产”,但瑶雯此时已经无法利用“小法庭”来为自己争取权益。

  “即使上传了凭证,也无济于事。”瑶雯长叹了一口气,补充道,“被换货帖子发出来后就有一个人联系到我,说遇到了同一个买家,还是同样的步骤被换货,被恶意换货后平台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感觉平台机制是助长骗子的‘士气’。”

  如未尽到审核义务

  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受访专家表示,平台标准不统一,提示不准确,以第三方交易为由未对诈骗账号采取任何措施,种种迹象都显示出当前一些二手交易平台还存在着大量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纠正仍需明确的法律规制和严格的市场监管,当然平台优化机制是最重要的一步。

  卖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被买家引诱到第三方平台购买电子卡后,又被盗窃电子卡,平台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饶伟说,二手交易平台作为电子商务平台,平台经营者对入驻商家的资质资格应履行必要的审核义务。如果二手交易平台未能对跳转到第三方平台的操作进行明确提示,且又未能对入驻二手交易平台的商家进行必要审核,导致买家无从向卖家主张权利的,则二手交易平台将面临与卖家一起承担损害赔偿连带责任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平台是否担责,需要考虑平台是否具有恶意或重大过失。平台作为交易中介组织,对消费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对于一些卖家的质疑:出售的二手商品被买家换货调包又拒收,卖家上传凭证后,平台却拒绝卖家诉求,饶伟认为,要明确卖家上传凭证后的诉求是什么,平台拒绝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方可分析平台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

  饶伟说,如果商家有出售商品的订单信息、商品详情信息、退货物流信息以及收到退货商品后的商品情况信息,商家的证据足以证明出售商品和收到的退货商品在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非自然损耗导致该差异性,商家是可以要求消费者承担退回真实售出商品、赔偿损失的责任的。在此情况下,平台应配合卖家提供买家的基本身份信息,以协助卖家进行维权。

  饶伟建议,平台可以建立个人消费信用评价机制,例如在同一平台上,同一个买家多次退货且面临多个卖家或同一卖家的多次关于退货不符的投诉,则平台可采取必要的提示方式,预防平台卖家的损失。而对于商家的欺诈销售行为,平台应取消其商家资格,禁止其在平台上继续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同时应当设置较高的违约金予以惩戒。对于欺诈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关部门有权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行政拘留、吊销许可证等,严重者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下,二手交易因为价格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由于门槛过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像电子卡这类交易,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或借用买家身份欺骗卖家,或借用卖家身份欺骗买家,“两头吃”。同时,平台机制也容易被其利用,成为进行诈骗犯罪的工具。

【编辑】:李雪晨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