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折射大文明,餐桌上承载的不仅是饮食文化更是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近年来,吴忠市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推行“光盘行动”“公勺公筷”等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正主动践行“舌尖上的文明”,一幅幅文明餐桌的画卷正在吴忠市徐徐展开。
“同学,想吃点什么?”“阿姨,米饭少来一点,麻辣菜也少一点。”3月5日中午,记者走进吴忠市滨河中学食堂,“按需点餐”“光盘行动”等提示语张贴在食堂各处,非常醒目。学生们正在自觉排队、按需取餐。“我和同学一般都是吃多少打多少,不够了再让阿姨加,尽量做到不浪费。”学生王悦颖说。
除了张贴标语、加强相关教育,避免浪费,学校食堂在管理上也费了不少心思。食堂管理人员长期对学生用餐情况进行观察,发现部分女同学在用餐过程中经常出现米饭吃不完的情况,于是学校及时对米饭价格、分量进行调整,推出小份儿饭、小份儿菜,量价齐调让浪费减少。学生吴佳瑞说:“我们女生饭量比较小,学校就为我们准备了小份儿饭和小份儿菜,每份只需3元,既省钱也不浪费。”
近年来,为践行校园新“食”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吴忠市各学校大力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遏制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习惯,引领带动社会文明新风尚。
吴忠市滨河中学高一年级主任谢锐说:“为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开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教育活动,将珍惜粮食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今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理念,在学校已蔚然成风,学生们人人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3月6日,市民马金明和朋友一同来到市区三禾牛肉面馆用餐,待餐食上桌后,大家不约而同地使用公筷夹菜。“使用公筷公勺既是一种卫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可以防止病菌病毒在餐桌上蔓延。”市民马金明说道,现在使用公筷公勺已成为大家外出就餐的默契。
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市民理念的改变,也离不开餐饮单位的努力。目前公筷公勺已在吴忠市城区大中小餐饮单位实现全覆盖,餐饮单位利用一桌一卡、张贴醒目标语等形式,提醒市民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
“我们都会提醒顾客按需点餐、使用公筷公勺,如果出现吃不完的情况,我们也会主动帮顾客打包,做到不浪费。”三禾牛肉面馆服务员马芳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眼下,一股绿色、科学、健康的舌尖文明新风正吹进市民的心头,拂过吴忠的每一处角落。(记者 铁琴 见习记者 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