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生态农业实践路上的“夫妻档”
2019-08-09 07:48:57   
2019-08-09 07:48:57    来源:宁夏日报


1.jpg

  姜学军和妻子张丽风查看蚯蚓长势。

  走进姜学军和妻子张丽风共同经营的复合式生态农业园,便走进了绿色的世界里。

  “这使用的是高架水平立体复合种植技术。”姜学军指着挂满葡萄的葡萄藤向记者介绍,“你看,上面种葡萄,葡萄藤下种叶菜,泥土里还有好东西呢!”姜学军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湿漉漉的泥土,几条粉红色的蚯蚓扭动着身躯从泥土里钻了出来。“这些可都是我专门养的,还没长大,等长大了就变成深红色的了。蚯蚓是松土能手,还是鸡的美味食物。”姜学军说起蚯蚓如数家珍。

  夫妇俩一次引进蚯蚓种苗400公斤,放进十余栋温棚的土壤里,养的鸡吃蚯蚓,鸡粪又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夫妻二人饲养了5万只鸡,1千头肉牛。“葡萄-叶菜-蚯蚓-鸡”相伴共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农业微循环链。

  姜学军今年47岁,张丽风41岁,都是银川土生土长的农民。2009年,做过一段时间建筑施工的姜学军和妻子决定重新捡起“种地”这个饭碗,但二人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必须搞复合式生态农业”。同年,姜学军和张丽风来到平罗县姚伏镇高荣村承包了这个村的1500亩集体荒地,之后又流转了村民的100亩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者看到,在姜学军夫妇的复合式生态农业园里,一切种养都充满了独特的趣味,温棚里种植的葡萄、冬枣、桃都是早熟品种,仅葡萄就有早、中、晚3种,“早”5月中旬就能上市、“中”7月上旬上市、“晚”8月中旬上市。今年,姜学军夫妇种植的第一批早熟葡萄采摘了500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16元,赚了个盆满钵满。“再过10天,我们的冬枣就上市了。宁夏的大地枣一般要等到10月初才能上市,我们这个足足比大地枣早上市40多天。”显然,这样的时间差优势让姜学军夫妇对自己的冬枣售价很有信心。他们粗略算了笔账,今年的120亩温棚冬枣预计能收入四五十万元。

  姜学军夫妇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发展“复合式生态农业+旅游”。夫妇二人正为此努力。不仅如此,夫妻二人还将儿子送进大学专门学习相关专业。姜学军夫妇自信地说,生态农业的探索是没有尽头的,他们要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记者 鲁延宏)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