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留下来的 不止是技术
2019-10-18 11:56:17   
2019-10-18 11:56:17    来源:宁夏日报

<p>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右二)正在大棚查看育种情况。</p><p>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p>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右二)正在大棚查看育种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0月16日,深秋的暖阳光透过温棚洒到辣椒苗上,棚内生机勃勃。

  轻抚着辣椒苗,宁夏泰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卓强满脸欣喜:“这批育种材料优势明显,具有较多抗性基因。”

  眼前的这批育种材料,孕育于1年前。

  传统方式育种耗时长,8至10年才培育一个新品种,且成功率低;我区辣椒品种抗逆性不强、连作栽培障碍、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农机农艺融合度低……被诸多瓶颈困住的裴卓强,决定外出寻求“药方”。

  2018年7月12日,经过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介绍,裴卓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见面。

  “我过几天要参加湖南院士宁夏行活动,可以去企业看看。”邹学校给裴卓强带来一个好消息。

  半个月后,邹学校带着几名助手来到银川。飞机刚落地,没来得及去宾馆,邹学校直奔泰金种业。考察企业育种实验室、田间试验设施及育种规模,与企业技术人员座谈,这天,邹学校一直聊到深夜。

  “我们有成熟、先进的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在泰金种业一试。”“这些先进的技术,正是我们当前所亟需的!”想法一经提出,二人一拍即合。

  第二天,邹学校与泰金种业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在该企业建立“宁夏蔬菜分子育种与繁育院士工作站”,从事优质蔬菜新品种选育与种子生产、质量控制等相关技术研究。

  “金点子”留下来,专业技术引进来。

  在实验室,从DNA提取到判别,再到图像分析,邹学校和团队手把手教。

  “邹院士他们耐心、细心,不厌其烦地指导。”裴卓强回忆。

  如何运用DNA技术,分析遗传规律、做好田间筛选试验?怎样使用好现代育种技术,做到定向育种、快速育种、精准育种?这些都成为育种的关键环节。育种过程中,为了攻克这些关键环节的难题,裴卓强多次与邹学校视频、电话。有时问题太过于棘手,邹学校的团队们便打飞的来指导。

  “专家们很辛苦,往往早上坐飞机来,处理完问题,再连夜赶回去。”裴卓强说,专家们求真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深深感染了他们,也激励他们以此为榜样,戒浮躁、潜心研究。

  不久前,宁夏蔬菜分子育种与繁育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邹学校再次来到宁夏,与裴卓强交流座谈。

  与邹学校牵手合作的1年时光里,“我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是邹学校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说到裴卓强心坎里的话。

  “院士专家团队为我们送来了国内最前沿的蔬菜育种理念和技术,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裴卓强笑着说,目光里充满希望。(海文)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