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武市白土岗乡长流水村,说起马永海,村民都称他为“养羊大王”,村里至少20户村民在他的带动下过上了好日子。
“正在建牛场呢,我刚买了82头牛犊,赶紧要把家给它们建起来。”3月22日,马永海在羊场和工人们搭架子,旁边的围栏里有一群牛犊晒着太阳。
在村支书马占川看来,马永海特别有闯劲儿,只要他想干的事,没有钱借钱贷款也要干。经过8年发展,马永海养羊已超过2000只,仅去年纯收入就超过150万元。“他是村里最早养羊的,目光长远有胆有识,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致富带头人。”马占川对马永海频频称赞。
村民杨玉军一家7口人,过去仅靠他一人打工维持生活。“最苦的时候别说借钱,粮食都借过,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回想起那段苦日子,杨玉军忍不住感叹。
杨玉军的苦让马占川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永海,帮帮杨玉军,能不能带带他?”“书记,没问题,我一定把他带出来。”就这样,杨玉军跟着马永海开始学习养殖技术,饲料选择、品种选择、羊不反刍怎么办、长到多少斤出栏?在马永海手把手的指导下,杨玉军很快掌握了养羊技术。2013年,在村里的帮扶下,杨玉军贷款10万元买了200只羊,开始发展养殖业。渐渐地,杨玉军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月中旬,我进了1600只羊羔,养到6月初就可以出栏了,一年能养四茬呢。”杨玉军笑着告诉记者,去年他养羊纯收入超过50万元,儿子也娶了媳妇,日子过得真是比蜜还甜。
“我们在国道旁建了一个可容纳30家养殖户的养殖园区,把有条件的大户全部搬迁到园区,并为群众提供‘聚力贷’等资金支持,现已培育养殖大户20余家,羊只存栏达到2.5万只。”马占川介绍,村里利用现已形成的畜牧业、餐饮业、运输业、服务业产业链,为群众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10%,人均纯收入达到13900元。
长流水村的养殖业如细水长流般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里。
“小马,小马,你在哪呢?”在马建军的养牛场,随着马占川几声吆喝,马建军从一堆两三米高的草垛中探出头来。
“书记,我在检查草料呢,可不敢让牛吃上发霉的饲料了。”自从搞起了养殖,马建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添加饲料、打扫牛棚。有时候深夜他还要到棚里转一圈,观察牛的生长情况。
2015年,马建军从事土木建材生意不顺利,一时间生活没了方向。马占川了解情况后,上门跟他唠嗑:“咱父辈都靠放牧为生,要不你回来搞养殖业,没钱我帮你贷款。”马占川的话一下子打开了马建军再次创业的思路。在马占川的帮助下,马建军贷款50万元,用3个月就把养殖场建了起来。
2017年,因大环境影响,马建军当年养牛没有获得收益。“当时特别挫败,起早贪黑干了一年,一分钱没挣到,还要给银行还利息。”马建军回忆,还好他咬牙坚持下来,虽然养殖业收益不稳定见效慢,但只要坚持,总有见到彩虹的那一天。
如今,马建军养殖的肉牛从当初50头发展到160头,去年纯收入达到100万元。“带动村里8户村民致富,每户年纯收入30万元到50万元不等。”马建军说,今年他打算再买200头牛,把养殖规模再搞大一点,可带动更多村民致富。(记者 张晓慧 文/图)
马永海给羊喂料。